零基预算:一场破除“基数+增长”怪圈的财政改革

元描述: 深入解读“零基预算”改革的背景、意义、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,探讨其与基数预算的异同,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在不同地区实施的效果。

关键词: 零基预算,基数预算,财政改革,支出结构,财政可持续性,绩效管理

引言:

零基预算,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,却蕴藏着深刻的改革意义。它意味着打破传统的“基数+增长”预算模式,一切从零开始,以项目和绩效为导向,重新评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。近年来,随着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加大,零基预算改革被提上了日程,并逐渐成为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。那么,零基预算究竟为何能成为财政改革的“利器”?它将如何改变传统的预算模式?又将面临哪些挑战?本文将深入探讨零基预算改革的方方面面,为您揭开这场财政改革的奥秘。

一、 零基预算:一场打破“铁饭碗”的革命

零基预算:财政改革的“利器”

“零基预算”这个词,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并不熟悉,但它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它关乎着政府如何使用纳税人的钱,如何更好地配置财政资源,如何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。

1. “基数预算”的弊端:固化僵化,效率低下

长期以来,我国普遍采用“基数预算”模式,即以上一年的预算支出为基础,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。这种模式看似简单易行,但弊端却十分明显:

  • 支出固化僵化: 由于预算编制基于上一年的支出,容易形成“有预算就有支出”,难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,导致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支出项目依然存在。
  • 缺乏绩效导向: 基数预算模式更注重资金的分配,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果。一些项目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标,难以评估其绩效,资金使用效率低下。
  • 阻碍创新发展: 基数预算模式往往难以支持新的项目和政策,因为需要突破既有的预算框架,难以获得资金支持。

2. 零基预算的优势:打破固化,提升效率

与“基数预算”相比,零基预算具有以下优势:

  • 打破支出固化格局: 零基预算要求所有支出项目都重新进行评估,不再依赖于上一年的预算,可以有效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,将资金集中用于更重要的项目。
  • 强化绩效导向: 零基预算强调以项目和绩效为导向,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提供详细的绩效目标和指标,并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资金分配,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
  •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: 零基预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,灵活调整预算支出,将有限的财政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,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。

3. 零基预算的实施过程:从“零”开始,重塑预算体系

零基预算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:

  • 全面梳理现有支出项目: 对现有支出项目进行全面梳理,评估其必要性、效益性和可持续性,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或取消。
  • 制定绩效目标和指标: 为每个支出项目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指标,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,以确保资金使用效益。
  • 建立预算编制新机制: 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预算编制机制,将资金分配与项目绩效挂钩,实现“先有项目后有预算”。
  • 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: 加强预算执行和监督,确保资金按计划使用,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。

二、 零基预算的实践:探索与挑战并存

零基预算的实践:探索与挑战并存

近年来,我国多个地区积极探索零基预算改革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。

1. 地方试点:成效初显,但困难重重

广东、天津、上海等地区率先开展零基预算改革试点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:

  • 珠海市在实施零基预算后,发现了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支出项目,并将其取消,释放了部分财政资金。
  • 安徽省通过零基预算改革,清理重塑了185项支出政策,累计收回沉淀低效资金216亿元。
  • 广西自治区通过零基预算改革,盘活存量项目支出181亿元。

但是,各地在实施零基预算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:

  • 利益格局阻碍: 一些部门和单位担心改革会触动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,因此对零基预算改革持抵触情绪。
  • 评估体系缺失: 一些地区缺乏完善的项目评估体系,难以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估,导致资金分配不合理。
  • 工作量大: 零基预算改革需要对所有支出项目进行重新评估,工作量大,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。

2. 中央部门:谨慎推进,稳步探索

中央部门在推行零基预算改革时,更加注重稳步推进,选择条件成熟的部门进行试点。

  • 2021年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坚持量入为出原则,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,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。
  • 2023年,中央财政部门将零基预算改革纳入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,并提出要加强对地方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。

3. 未来方向:深化改革,完善体系

未来,零基预算改革需要朝着以下方向努力:

  • 完善制度体系: 建立健全零基预算的制度体系,包括预算编制、执行、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制度规范。
  • 加强评估体系建设: 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,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评估,确保资金使用效益。
  •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: 加强财政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,培养能够胜任零基预算改革工作的专业人才。
  • 加强宣传引导: 加强对零基预算改革的宣传引导,提高公众对零基预算改革的认识和理解,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。

三、 零基预算:挑战与机遇并存

零基预算:挑战与机遇并存

零基预算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既充满挑战,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。

1. 挑战:如何克服阻力,保障改革顺利推进?

  • 利益格局阻碍: 如何打破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,克服部分部门和单位对改革的抵触情绪?
  • 评估体系缺失: 如何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,避免资金分配不合理?
  • 工作量大: 如何克服工作量大的难题,确保改革顺利推进?

2. 机遇:如何抓住契机,推动财政管理制度改革?

  •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: 通过零基预算改革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将更多资金用于保障民生、促进发展、维护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。
  •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: 通过零基预算改革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。
  • 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: 通过零基预算改革,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,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。

3. 专家观点:零基预算并非“一刀切”

专家学者认为,零基预算改革并非“一刀切”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推行:

  • 施正文教授认为,各地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推行零基预算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  • 王振宇院长认为,零基预算的实施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部门预算编制,而应拓展至政府间收入划分、转移支付制度构建等更广泛领域。

四、 常见问题解答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零基预算与基数预算的区别是什么?

零基预算要求所有支出项目都重新进行评估,不再依赖于上一年的预算;而基数预算则是以上一年的预算支出为基础,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。

2. 零基预算的实施对财政部门有哪些要求?

零基预算对财政部门的要求更高,需要加强项目评估、绩效管理、预算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,提升财政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。

3. 零基预算是否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单位?

零基预算并非适用于所有部门和单位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,可以选择条件成熟的部门和单位先行试点。

4. 零基预算改革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?

零基预算改革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,例如,部分部门和单位可能会出现工作量增加、评估难度提高等问题。

5. 如何克服零基预算改革的困难?

克服零基预算改革的困难,需要加强制度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努力,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。

6. 零基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?

零基预算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健全现代财政管理制度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,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。

五、 结论

结论:零基预算,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

零基预算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财政改革,它将改变传统的预算模式,推动财政管理制度的完善,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,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。这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改革,但也是一场充满机遇的改革。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,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将会更加完善,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。